三说中国传统文化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三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一、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华文化传统近年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呼声很高,这说明了人们在文化问题上愈来愈以珍惜和建设性的态度取代简单粗暴的骂倒一切与自我作古。这也反映了追求长治久安的自觉,执政者必须拓
研究算不算?只有养生学算,怎么解释?民俗学、人类学算不算?然而连民俗学、人类学等词也是引进的。包括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研究算是国学?极少听说过人们将李希凡、余秋雨甚至编辑宋诗的钱钟书或 镑名牌大学教授古典文学的专家学人视为国学家的。其实最早国学承认的只有原有固有的训诂、考证、校勘类的学问。现在,一般人望文生义,也只承认谈先秦诸子的哲学是国学。 另外,国学的并列或对应学科很难命名,有国学,那么有没有西学、新学、洋学呢? 我们中国现时强调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思想、核心价值,又都是什么学呢?与国学是什么关系呢? 一些大学设立了国学院,好办,没意见。一个大学有几十个学院,除了国学院还有文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传播学院、财经学院、外语学院,还有理工农医体育旅游种种学院,国学院居其一,不会引起误会。但传媒上的与社会上的对于国学大肆炒作的人们,是否想过有关国学的定义、地位、对应学科等问题? 柄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生前曾对儒家治国说颇感困惑,他甚至于觉得不便多说话了。他主持的“文津图书奖”奖励了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 三、读《三字经》? 去年新学期开始之时,正规的通讯社在网站上发出了一些小学生穿着特制的清(?)代服装集体朗诵《三字经》的情形。与此同时,许多有志之士包括来自台湾的亲爱同胞,致力于读经诵经,正在成为气候。 这有点别扭。《三字经》不无可取,但是它的内容强调规矩规范,在把孩子训练得低头垂手、老老实实上有余,而在提倡勇敢、健康、活泼、创造、竞争、想象力与维权等方面则太不够了。它太不现代了。如果以《三字经》作为培养下一代下两代的圭臬,那么我们建设成的将不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特制古装秀也有点搞笑。有人说旗袍不也有人穿吗?真是开玩笑,我还喜穿唐装呢。旗袍唐装,是个人的消费行为,是穿活着的传统服装。特制古服,则是公立学校(真正的原义上的“国学”)的匪夷所思的统一部署,有的小子在大太阳底下晒得大汗直流,所为何来? 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复古,不是向明清或唐宋或周公看齐,也不是向海外某地看齐,而是为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教育走向三字经化子曰诗云化,这太可悲了。 请不要忘记邓小平的沉痛告诫,闭关锁国(应该包括文化教育方面的保守复古,王注)的结果只能是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至于上早自习的中小学生,我建议他们还是利用这段时间背诵外语词字。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三说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a48c797de016d6e20d955e.html
分享到: